【国旗下讲话】我对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思考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我是初二10班的曹书艨。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我对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思考。
初一刚入学,我们即前往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军训。也许是希望我们尽快转变身份和角色,因此我们总被强调“集体荣誉感”。教官们常说:“你们班是一个集体,荣辱与共。因此一人犯错,全体都应受到惩罚。”我觉得这句话有矛盾之处,但那时我刚进初中,一是胆量还不够大,二是思考还不太成熟,所以没有和教官当面交流。

后来,通过学习与思考,我意识到,这种受罚的“连坐”,表面上是为了增强集体意识,实则是对集体荣誉感的误解。集体主义的定义是:以集体为单位,凭借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某项目标。真正的集体主义应该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协作精神,它应建立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基础上,而不是“连坐”式的集体惩罚。教官们使用“连坐”的唯一目的,就是激起同学对犯错者的意见,以此惩罚犯错者。然而,这种“同学之间要有集体荣誉感”的表述,实则反而破坏了同学间的集体荣誉感。
与集体主义相对的是个人主义。在大多数人的常规思维里,个人主义常常被贴上自私自利的标签,而集体主义则被视为良好的正面的准则。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使人们对这两个概念产生了一定的误解。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个人意识似乎是较为缺乏的,因而,独立与尊严无法坦荡表达,反被看作“自私”、“自利”,被视为利己主义,受到人们的贬斥。我妈妈告诉我,个人主义更多是一个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术语,其逻辑思考的原点基于个人价值与个人理念。它强调个人权利应该受到更高的尊重。历史教材也明确告诉我们,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们强调个人的独立意志与生命尊严,主张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除法律之外的约束。可见,真正的个人主义绝非自私自利,而是在尊重他人权利的前提下追求自我实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这种追求不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而是通过实现自我价值来推动社会进步。
由此看来,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立关系,它们更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集体主义的价值在于为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个人主义的价值在于为集体发展提供坚实的个人基础。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家国理念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修养路径的理解是:将个人理想与集体目标相结合,也正是体现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辩证统一。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