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促发展 科研成果共分享
我校区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化学基于 项目式学习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暨子课题 成果交流会召开
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科研的生命力,也是教师成长的源动力。11月17日下午,我校马春秀副校长主持的海珠区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化学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暨子课题成果交流会顺利召开。会议由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部叶海萍老师主持,特邀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张秀莲教授、广州市电化教育馆王同聚教授、广州市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凯钊老师作为课题评审专家莅临指导,我校严钦熙校长、程瑶主任、课题组成员以及科组其他老师共同参会。
?
?
?
课题总负责人马春秀副校长分别从课题研究问题与意义、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成果与影响、研究效果与反思等四个方面向专家们进行了全面汇报。接着子课题负责人邓作逵老师作了《项目式学习教学案例实践之“低碳生活”》、杨惠贞老师作了《项目式学习教学案例实践之“以大晶体制作为问题驱动的溶液相关概念学习”》、方贵贤老师作了《项目式学习教学案例实践之“燃烧的奥秘”》子课题结题汇报,向专家分享了课题研究过程和心得体会,专家再次感受到课题研究的实效与成果。
课题鉴定组专家听取汇报后,认真查阅课题研究过程材料和成果性材料,以现场答辩的形式对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进行现场提问,进一步对课题的研究情况、成果和效果作了全面深入的了解。经过评议,一致认为课题研究选题贴近教学实践,课题研究价值高,目的性强、规范性强,实现了深度、自主学习;研究的过程思路清晰,研究资料详实,研究成果丰富,其中发表论文7篇,形成案例和课例12项,参加项目式学习评比获省级奖1项,参加中国化学会年会专题报告1项,研究很扎实,同意通过结题鉴定,等级“优秀”。
同时专家们也对课题组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建议高中化学也要加入到项目式研究中,选题可以更宽更广,并建议进一步丰富课题成果,为申报省市级科研课题做好准备,并争取申报教学成果奖。
严校长对几位专家的点评和指导表示感谢,表明学校会尽最大努力为所有老师搭建平台,鼓励老师们积极开展各级课题研究,把“科研兴校”的思路落实到实处,通过课题引领、以研促教、以教促学,通过青蓝工程、基础工程、学术工程、激励工程和名师工程等“五大工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