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学”:初二5班数学讲座

作者:初二(5)班 程心彤 巫骏骐 发布人:俞惠铭 发布日期:2020-12-09

教授引领我们学数学

初二(5)班程心彤

12月7日下午,初二(5)班并未参加跑操,同学们在教室里接受了一次有意义的教育,受益良多——我们5班邀请了中山大学的巫斌教授,教授围绕数学学习问题进行了一次讲座。


0

讲座开始,巫教授以一个问题引出同学们的好奇心:将5个不同种的奖项颁发给3位同学,每人须有至少一个奖项,究竟有多少种分法?看似简单的问题,引发了全班的思考。教授接着展开了详细的解题过程——原来此题并非如此容易,教授的解法引起了大家极大的求知欲,继续聚精会神地听着。


0

关于做题,巫教授强调了“不做题目”,要“做问题”;无论是多难的题,不运用所学性质及经验,解出来也毫无意义;我们要自己总结各种性质的不同用法、理解错题难题的以及相关概念。“理解解法,比答案更重要。”教授总结说,同时,总结经验也很重要,将归纳总结与经验结合在一起,事半功倍。

巫教授还提醒我们:中学阶段乃至人的一生,我们为何而学习?我们先设立纯粹的学习目标,再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享受学习、享受思考。我们可多关注逻辑学、哲学以及历史,使自己理性起来,视野开阔,善于思辨。

对待学习,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态度。不能一味被动,自己须有主动的求知欲。当然,除学习之外,对待所有事都需有积极的态度。

讲座结束,同学们都仿佛明白了许多——不仅涉及学习,还上升到人生态度,讲座让我们沉思。

?

一道排列组合题的思维魅力

?

初二5班 巫骏骐

周一下午,初二5班请来了中山大学数学系的巫教授,同学们接受了一场知识的洗礼。


0

教授首先通过一道排列组合的问题展开他的讲解:将五个奖项颁发给三个学生,每个人至少得到一个奖项,问一共有几种分法?这道题是他在AMC8数学竞赛中认为最难的一题,并且认为很有思考的价值。在大家愁眉苦脸、不知如何下手时,他讲解了解题方法,从而引出了今天的主题:“做问题”而不是“做题目”。“做出一个题目并不难,你可能看了一本参考书,或者老师给你讲解了,你就会恍然大悟。重要的是在做出一道题目后,你能对这类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建立自己对于这类题目的解决方法。”以这道题为例子,教授随后便列举了自己通过对这类问题取值为n,m的推导,最后竟发现以两个很小的数组成题目,可以有上万种解法,或许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


0

借助这道题,教授告诉我们,如果善于从一道题目引出对这一系列题目的思考,价值远高于刷许多题目。这一点真说到了不少同学的心上,因为许多同学都在课外上补习班,有刷题的经历。刷题的目标就是在考试中有机会拿高分,但对题目进行思考不仅能让你善于解这类题目,从而提高你的考试分数,还可能从中找到数学的乐趣。或许我们很难达到这个境界,但也不妨一试,毕竟总不会比刷题更痛苦嘛!

教授还为我们拓展了一些数学知识,他提到了几何、代数两大领域的发展史,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学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些。代数是一个较为实用的东西,但几何,对于生活可能真的没什么用;但几何很考验我们的头脑,它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锐。玩过几何的都知道,当条件复杂起来,脑子没转过去的时候,真的想的头都大了还是没思路!所以无论是几何还是代数,都间接或直接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帮助,或许这也是数学有趣的点之一。

也许很多人认为数学就是一些无聊的符号数字图形、是一种死板抽象的东西。但通过这节课,我们发现了数学的趣味,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