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项目式学习课堂这样建构
10月27日下午,秋意浓浓,我校录播室里面激情洋溢,师生共同演绎一种新的课型:副校长马春秀老师用2节课的时间执教《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项目式学习教学案例展示——爱护水资源》。现场听课的有省第二师范学院化学系所有老师,郑泽如省名师工作室的老师、市第5届化学骨干班的部分老师,以及广州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化学系的十几位学生,听课专家近50人。公开课结束后,我校教研处程瑶副主任主持举行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
项目式学习要求学习内容真实而具体,学生面对的都是真实而具体并且需要探究的问题,且兼具实用性与合作性。该如何上好热议中的项目式学习这一新课型?如何把课本知识拓展出去再回归课堂落实课标和知识点?马老师做了大胆的尝试。在九年级化学上册《爱护水资源》一课中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创设情境“中附水卫士”,通过对国内人教版和上海版的对比研究,大胆整合,并根据课前对学生的情况调查分解为4个子项目,分别是①水资源及其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②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层层净化,流入千家万户,③制作家庭净水器——喝健康水,呵护全家健康,④小西湖生态净水——爱护环境,重视生态平衡。学生分为4个小组,各承担一个项目的学习任务。学生“先学后教”,课堂上各小组汇报本项目的学习成果的同时,认真向其他项目组学习。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分别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表、实地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情境剧表演等多种学习方式,形式和成果都很丰富。
公开课的探究、整合、氛围,令人印象深刻。广二师化学系主任张秀莲教授说,“本节课调动了学生、家长、社区各方面的资源,发挥了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锻炼了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次活动不仅落实了课标要求中的知识目标,更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同时也落实了课程思政目标,把立德树人放在了重要位置,润物细无声。这样的课程思想和模式不仅可以在化学其他单元推广,也可以在其他学科、其他学校甚至全国推广,将使学生一辈子受益”。
省名师工作室和市骨干班的老师也纷纷评价,认为本节课体现了一流的老师,一流的理念,一流的学生,一流的教和学,是项目式学习的课堂范例,项目设计合理,落实到位,展示精彩,课程资源整合度高,课堂丰盈而立体。
化学骨干班导师郑泽如校长总结说,这两节课最重要的是既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课内课外相结合,又没有让学生一直热热闹闹下去,课程设计既强调了素养,又落实了知识,课堂中也是不断回归课本,回归学科的知识点和考点,五育并举,收放自如。
家长群也同样引起热议,有位家长说“原来化学还可以这么上”,课堂充分挖掘出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让孩子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动脑,锻炼了综合能力,希望以此为契机,把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