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读理解之词义猜测”公开课总结与反思

作者:初三英语 唐思琪 发布日期:2020-07-11

6月24日,我在初三七班执教了一节公开课,主题为:中考阅读理解之词义猜测。

上课前,我预感到这很可能是我所带的这一届中最后一节公开课了。这段时间,因为中考冲刺,每天上课学生们都是在枯燥的做题讲题中度过,大家都很辛苦。因此,我在上课之前,希望这节公开课能够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得分技巧,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一些乐趣。

在我看来,这次公开课的难点在于,不能够仅仅通过填鸭式的做题讲题方式“替”学生总结出词义猜测的技巧,而是要通过一些小设计抓住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引导,让学生们尽可能自行总结出一些词义猜测的策略。

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我给学生呈现了两张女孩的图片,并根据学生目前的词汇量,编写了一段对大多数同学而言存在较多生词的图片描述,希望他们根据描述找出正确的图片。具体设计如下图:


00

与课前设想相符,学生主要对plump,chubby,clumsy,all fingers and thumbs等单词和短语比较陌生,因而大多数学生难以选出正确的图片。这样就可以比较自然地引出本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1. What can you do to find out the meaning of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2. What strategies can you use to guess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如何让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尽可能自行总结出词义猜测的策略,是我需要解决的另一大问题。我在导入部分这一段图片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让学生阅读另一组描述,通过给他们更多的hints,从而让他们能够顺利猜测出上述生词的含义。具体设计如下图:


00
02
04

通过给出更多的hints,学生可以顺利猜测出以上生词的含义,并且通过这一过程,由此产生一种感觉,即猜测词义可能会用到的一些策略,如:根据逻辑关系猜测词义、根据定义和解释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等。

学生每总结出一个策略,再辅以一些使用相应策略猜测词义的习题,这一策略在学生的意识中由此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为了让学生总结出本堂课猜测词义的最后一个策略,我又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即看图猜单词。具体设计如下:


06

通过轻松有趣的猜词游戏,学生可以感知,两个不同单词的组合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新的单词。这样,本堂课最后一个猜测词义的策略也由此推导出来: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在这一环节的练习部分,我给出了一些颇为有趣的单词,如:aftermath,pig-headed等。它们有着与字面意义完全不同的含义,但是这些含义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通过引导,学生完全有能力猜测出这些生词的含义,并且对它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这一节课最终的呈现效果与我最初的设想出入不大,也基本达到了我课前设置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06

反思和总结:

亮点:

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将猜测词义的一般策略进行了细致有效的整理,并最终能以详尽的板书呈现。板书如下图:


08

课堂用语流畅,要求并帮助学生始终以英语回答问题。对于练习中较难的生词,学生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猜测出来。

课堂容量大,我始终想要在一节课内尽可能完整的呈现出一般性的词义猜测技巧,虽然有着很可能会超时的风险,但是最后证明,我对时间的把握较好,在下课之前完整的呈现了所有内容。

课堂氛围整体较好。七班学生动静有度,既能积极配合教师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也能沉下心做好课堂笔记、完成相关练习。

反思:

虽然备课时我的重点始终放在如何让学生能够自行总结出词义猜测的策略上,但可能是由于最初给出的例子只有一个(对比句),典型性不够强,对于一些策略学生可能较难自行总结出来。

学生自身非常优秀,他们课堂上的一些反映值得我在课堂上进一步去关注,并给出回馈。我还有待提高应对和处理课堂实时问题的能力。

课堂中我呈现生词的方式主要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应考虑如何采用其他的方式(如学生表演、听录音猜词等)进一步体现猜词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