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心性,扣好融入附中的第一粒扣子

作者:新任教师 吴燕雁 发布日期:2019-08-15

?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是考验人沉心静气的时刻,也正是淬炼心性的最佳时机。我校2019年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适时应景地于8月12日在学校慎思楼讲学厅紧锣密鼓地召开。学校领导、教师通过不同形式的言传身教,帮助新任教师扣好融入附中的第一粒扣子,一同融入诗意成长的附中生活。

?

“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严钦熙校长通过视频展示学生以暴力行为顶撞老师、教师辱骂学生及教师抽打学生的三个典型教学事故,以案例培训的方式引发新任教师思考教师的责任与使命。严校长在与新任教师的互动中,帮助教师梳理如何正确理解与把握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如何驾驭严谨松弛有度的教育方式?让新任教师通过身临其境的感触与思索,认识到教师的责任与使命不在于表面的升学率,而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严校长强调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审视自身的教育价值观和言行举止,做到“平等、尊重、信任、爱与鼓励”,才能成就“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结果。

“诗意栖息,共生互荣”

马春秀副校长以女性特有的魅力携手新任教师走进“校中校,园中园,中大校园里的一朵‘奇葩’--中大附中”。马副校长通过对学校基本情况的介绍,携手新任教师迈入附中生活的第一步。同时,马副校长也通过对学校人事、劳动纪律管理要求等方面的针对性介绍,帮助新任教师迅速熟悉学校管理要求、实现身份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环境,以诗意愉悦的方式融入新的集体。

“守初心,细规划”

刘勇斌副校长针对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主题培训。刘副校长认为成就好老师的前提是责任、关键是智慧、核心是爱心,而新老师要成长为好老师离不开专业的成长规划,“一专多能”是刘副校长对新任教师的具体要求,刘副校长更是给出实操性的规划指引,包括自我评估、确定目标、确立内容和形式、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行动计划、评估与反馈等六大步骤。面对新时代的教育背景,刘副校长劝勉新任教师要守得住教育的初心,细致做好教师成长规划,才能“成全每个生命的精彩”。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德育处罗金星主任通过“模拟打电话”的现场互动,讲述不同年龄段的人打电话姿势的演变,诠释时代在变,学生也在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德育工作更加要与时俱进。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幸福德育?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角色定位清晰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角色任务,正如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所讲,好老师替代不了好妈妈。最后,罗主任支招--“生命在于运动,德育在于活动”,德育工作不在于苦口婆心地讲,而在于寓教于乐的德育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与成长。

打造博济教育特色,严把教学质量关”

教务处伍建兴主任针对学校教学工作做主题分享。伍主任重点强调教学的要点,一是要教学要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教学要指明所学的目标和学习的内容;三是教学过程要易于学生理解,才能成就有效的课堂、出彩的“博济”教育。对我校历来备受社会赞誉的“轻负荷、高质量”作业设计与布置,伍主任提出更高的具体要求,明确教师布置作业时要具有针对性、总体适量、有时间限制,同时要求教师及时批改作业,鼓励教师采用当面批改作业的方式,及时将作业情况反馈给学生。

“把家安在附中”

总务处谢春红主任做总务工作情况主题分享。谢主任通过总务工作介绍与指引、财务报销程序与要求、教师薪酬待遇与发放、具体事项提醒等细致入微事项介绍,帮助教师了解学校总务工作、及时有效寻求学校总务帮助。培训间隙,谢主任更是亲力亲为,带领需住宿的新任教师参观宿舍,安排教师入住宿舍等事宜,让新任教师实现“把家安在附中”的美好愿景。

“信息服务与科技教育并行”

信息中心杨艳君副主任分享“科技教育与教育信息化”主题。杨主任首先分享了我校信息中心的工作职能与工作指引,包括“信息中心第一响应人服务制度”,让新任教师熟悉学校信息网络平台,知晓信息服务求助途径,使新任教师尽快掌握学校网络办公方式。其次,杨主任着重介绍我校历年来取得的优异科技教育成果、分享信息中心与各学科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合作经验,让新任教师理解科技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辅相成的要义,并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与科技教育携手同行。

“班主任工作,润物细无声”

我校青年班主任代表刘瑞玲老师通过亲身经历,向新任教师分享班主任工作经验,展现生活中“白色长裙飘飘的仙女姐姐”,也可以转身成为讲台上的“严肃认真的班主任”。刘老师总结初中学生特征让人印象深刻,“初一时‘生’而无畏,‘盲’而无措;初二时‘熟’而放纵,‘乐’于活动;初三则‘急’于求成,‘忙’于刷题”。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变的是班主任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掌握好学生的特征,才能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不断见招拆招接招,共建“有味道”的班级。

“浇灌教师专业成长树苗”

我校英语学科教师代表王橙橙老分享了教师专业成长核心要素。王老师以一棵树苗的成长言喻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练好教学基本功是“根基”,教师需从扎实的学科知识、标准的普通话、漂亮的书写及准确的表达四个方面练好基本功;其次,钻研材料、听/上公开课、做好反思、终身学习是“枝叶”,教师需要通过钻研教材、课件、学生及中高考改革方向,把握教育改革动态;同时,要做好反思、积累经验,并付诸于切身实践中;终极目标则是追求终身学习,与学生共学习、同成长。

“高高山上立,深深海底行”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校教研处罗朝猛主任引用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梅贻琦的就职演讲经典教育名言,带领新任教师探寻专业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如何开展常规教育研究工作,并通过“学习力、写作力、教学艺术、心性、玩儿”的教师专业成长五项修炼,勉励新任教师适应新时代背景的教育要求,成就最好的自己。罗主任一句“高高山上立,深深海底行”既为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画上圆满的句号,同时也为新任教师未来的教师职业生活画上了意味深长的省略号。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上,只有立高山之巅,所见所闻才能高远而让人信服,也只有潜海底之深,所思所行才能深切而让人敬仰。

将爱与责任倾注于教育事业的广阔天地,并非眼下的一言一行,而在于持久深远地高山跋涉与深海潜行。初入附中的我们,已上好“开学第一课”,扣上了融入附中的第一粒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