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阅读能力 培养思维品质——海珠区民办学校联盟张颖名师工作室活动侧记
11月12日,张颖老师以连堂的形式在中大附中执教了两节"海珠区民办学校联盟英语名师工作室研讨课",精彩纷呈,为培养青年教师,促进教师成长以及英语教师相互交流学习起到了一个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也为英语原著Wonder《奇迹男孩》的教学研讨、案例研究提供了灵感和宝贵的素材。一言以蔽之,张老师的课具有 "活、精、深"三大特色。
一、活
"活"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张老师能够活化教学内容,将小说的前三章文字巧妙整合成两节深度阅读课,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记叙文"的文体特征,又帮助学生梳理了篇章结构,还引导他们体会主人公身上折射出来的动人情感。二是指激活学生思维、兴趣和主体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和认知结构去投入课堂学习。张老师在课堂一开始便很好的把学生吸引住了,放慢语速,巧妙引导学生发言,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把自己的能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精
"精"在这里有三层含义。一是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导学案设计。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凸显"四纵两横" 深度阅读教学理念,即四度阅读文本(1)默读文本: Read Silently ( mark the lines),(2)复读文本: Read Repeatedly ( read the lines) ,(3)精读文本: Read Focusedly (read between the lines) ,(4)深度阅读: Read Deeply ( read beyond the lines),同时关注两个有助于培养思维品质的问题:(1)我们怎样才能高效阅读?(How can we read effectively?) (2)从阅读中我们可以有哪些获得?( What can we get from reading?)
二是精彩的课堂展示。张老师通过精心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但又形式各异的阅读任务,让学生顺利完成三大环节的阅读活动:(1)读懂文本 (read the lines),(2)体会隐含之意,领会言外之意(read between the lines),(3)超越文本,引发深思(read beyond the lines)。
三是精准的目标定位。张老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清晰明确地确定了教学四维目标:
1.语言能力目标 (1) 能大致理解语篇传递的要义和具体信息,辨识语篇的整体结枃和文体推断作者的意图、情感和态度,并根据上下文推断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意义。 (2)能比较清断地陈述事件,传递信息,表选个人见解和情感。
2.学习能力目标 (1)能采用老师提供的方式进行阅读批注以及思维可视展示。 (2)能积极面对有挑战性的任务,迎难而上。 (3)能乐于自主阅读以及合作讨论阅读体验。
3.思推品质目标 (1)能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同类概括、实践运用以及反思创新对语篇进行深度读。 (2)能通过处理新的问题(如设计小说封面)来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语篇材料。
4.文化意识目标 (1)能感知所阅读语篇中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意蕴的丰富性。 (2)能在组内和组际交流比较中得出自我判断,并能在鉴别中有所感悟。
三、深
"深"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有深度,二是思考有深度。阅读有深度是指学生摒弃寻章摘句式的浅层阅读,转向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深层阅读:不仅关注生词、短语和长难句,还关注段落之间、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更关注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心理感受以及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思想情感和文化意识。
思考有深度是指学生能够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四个有助于提升阅读能力、培养思维品质的阅读任务:(1)分享句子和句群,进一步咀嚼句子背后所隐含的情感,体会它们对读者造成的心理冲击。(2)想象主人公的外表和小说封面,根据语篇所透露的信息创设自己心目中的封面,以可视化的形式凸显更深层次的读者阅读体验。(3)借助 "信息组织图"(graphic organizer)中"REO (观点-理由-例子-理由重申) "行文逻辑,言之有理地将自己在阅读中所行成的观点理性地表达出来。(4)利用"信息组织图"(graphic organizer) 更好地描述角色性格特征,使阅读思维过程可视化。
除我校教师外,张颖老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均参与了听课研讨。听课教师个个感觉深受启发,收获良多,意犹未尽,期待张老师还有后续的精彩与我们分享。